「我目前已經拍攝超過 3500 種植物了!」
「其實很多東西只要你留心,就會發現處處都是學問。」

莊溪老師原為后里國中的教務主任,退休後將時間投入台灣原生植物的拍攝與資料整理。他透過數位攝影與細心紀錄,累積了超過 3500 種植物的珍貴影像,並收集了超過 300 種種子,建立了一座小型植物知識寶庫。在印花樂《2026 台灣原生樹年曆》中,網頁上看到的樹木照片,其中八張正是老師的作品,因此特別邀請他來分享與這些植物的故事。

 

Q:您對植物的興趣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?

「我住在鄉下,從小就會到田裡幫忙,有更多機會接觸自然,也因此引發了對大自然的興趣。」

自民國 93 年起,老師參加教育部教學設備製作競賽,將拍攝的植物照片與特徵整理成數位相簿,並獲全國第三名。此後,他將熱情化為長期堅持,持續拍攝更多植物,並完善每種植物的中文名、學名、生態分布、果實與花朵描述,以及拍攝地點。退休後,他將原本 400 多種植物累積到如今的 3500 多種,並將資料分享給中央研究院等學術單位,推動生物多樣性資料共享。

 

Q:您目前拍攝的植物數量已經超過 3500 種,這中間花了多少心力呢?

「做這件事講起來很辛苦,我要拍高山植物,有時這次去沒拍到花或果,下次又得再安排時間去。從民國 95 年開始,花的心力與金錢累計已經超過百萬,所以能看到我這個網站的大家,都值回百萬啊!」老師笑著說。

看著老師的書櫃,滿滿都是植物相關書籍,更能感受到他對植物的熱情與用心。

 

Q:能不能請您幫我們介紹這些樹呢?

他的拍攝範圍涵蓋台灣各地,包括中低海拔到高山的原生樹種。這次,我們邀請老師和我們介紹這 12 棵台灣原生樹:

  • 台灣紅豆杉:中海拔地區比較難遇到,如果運氣好,可以在大雪山森林遊樂區的遊客中心附近看到果子或花;想看「古老巨木」的話,不妨到東勢林業文化園區,那裡有顆超過 500 年的倒木,超壯觀。

  • 山櫻花:春天來埔里往合歡山方向走,整片山林都會變成粉嫩粉的櫻花海,拍照超夢幻。

  • 流蘇樹:原生在桃園,台中神岡路邊也常能看到它,夏天微風吹過還會散發淡淡香味。

  • 苦楝:幾乎全台都有它的身影,開花時紫色浪漫又有香味,秋天果實變金黃,鳥兒超愛來吃,整棵樹都熱鬧起來。

  • 紅毛杜鵑:合歡山高山區大約 2800 公尺,春天能看到整片紅色花海,非常壯觀。

  • 鐘萼木:原生於基隆,拍攝時莊溪老師會找朋友幫忙種植的樹,才能拍到漂亮特寫。

(上圖為鐘萼木;莊溪老師授權使用)

  • 相思樹:中南部很常見,它的樹材有韌性,以前用來做鐵路架橋或木炭。秋天黃綠交錯,整個山頭都好看。

  • 白水木:南部海邊常見,耐旱又耐風,四季都能看到,是很棒的園藝或盆栽選擇。

  • 台灣欒樹:因成活率高,在台灣算是常見的樹種。台中的話,在秋紅谷、柳川那附近都有種。秋天時,綠葉會轉成黃及紅色,冬天蒴果乾枯變褐色,所以又叫「四色樹」,很漂亮也是它的特色。

  • 青楓:尤其清境農場的紅葉特別美。

  • 黃連木:又稱為楷木。台中科博館北側西屯路有整排黃連木,時間一到整排都會變紅。嫩葉是紅色的,可以吃也可以泡茶,兼具美感與實用。

  • 台灣海桐:常被種在高速公路旁,木材有濃濃香味,樹高約 3~4 公尺,是路邊好伙伴。

(上圖為台灣海桐;莊溪老師授權使用)

 

Q:在日常生活中,有什麼簡單的方法可以親近植物?

「比方說,先用手邊的手機拍照就好。拍到漂亮的照片後,再查資料、了解用途和故事,把它整理出來分享給朋友,既能學習,也可以做為日後研究資料。」

老師也在拍攝的這幾年收集了超過 300 種種子,看著老師深厚的櫃子,更讓我們體會到這些植物與素材就在生活周遭,只要多留意,就能累積屬於自己的寶庫。

 

Q:您會和喜歡植物的朋友推薦這個年曆嗎?

「當然很推薦啊!變成印花是一種很好的應用,能引起大家注意,進而關心身邊的樹木,也會激發學習的動力。甚至可以做成月曆或手帕都不錯。」

老師強調:「只要留心,處處都是學問。」透過他的鏡頭與整理,我們不只看見台灣原生植物的美麗,也感受到一份源自生活、持續耕耘的熱情與意義。

 

目前因技術問題,『認識植物』網站暫時關閉,但老師仍在積極尋找新的平台,希望日後能有個長期存放與分享這些寶貴影像的地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