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{{word('consent_desc')}} {{word('read_more')}}
{{setting.description}}
{{ childProduct.title_translations | translateModel }}
{{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(childProduct.child_variation)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ProductName }} x {{ selectedChildProduct.quantity || 1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VariationName }}
收到今天的週報以後,大家期待已久的春節假期就要來了!春節前最後一期週報,我想和大家分享一個和「休息」有關的瑜伽體位法:嬰兒式。
年末這段時間,我的生活經歷了許多忙亂,工作上有許多難題待解,家人也在這段時間反覆進出醫院,在最艱難的一夜裡,我自己也輕微發燒感冒,但家人住院的消息來得突然,一時之間也只有我適合過夜照顧,隔天再處理自己的事情... 終於完成種種緊急事務、可以好好休息時,已是隔日傍晚。
我的身心靈都來到低點,進到房間看到乾淨柔軟的床鋪和棉被,不自覺地上床跪趴著、將頭埋在鬆厚的棉被裡,感受被溫柔承接包覆的感覺。那時我突然意識到,這不就是「嬰兒式」嗎?
平常做瑜伽時,嬰兒式是用來作為連接兩個動態體位法之間,具有短暫舒緩、休息效果的姿勢。雙腳跪坐、身體前傾、將臉側靠在地板上,雙手可以往前伸,也可以放在腿部兩側。沉靜、放鬆,把重量完全交給地板。腹部朝下蜷縮著的身體,帶來一種安全感。
瑜伽裡兩種最常見的休息體位法,一個是「大休息」,又稱為「攤屍式」,顧名思義,就是教人放下一切,有如死亡一般躺著,獲得真正完全的休息,通常用在練習的最後。但嬰兒式是短暫的休息,接下來還會有別的動作要開始。這就是瑜伽的智慧,「大休息」的意義象徵人的最終,但嬰兒式的意義卻是關於活著;活著就是會經歷人生的高低起伏,但感到疲憊時,我們可以暫時放下承擔、放下勇敢,暫時不要當個大人,回到最初那個小嬰兒的狀態,蜷起身體,休息一下。
辛苦了一整年,春節假期,各位也好好休息吧!
北部的冬天,天空常是一片白茫茫的模糊,吸入的空氣夾雜著濕冷的氣息。
但小小的島嶼上,不同城市竟有著截然不同的冬日樣貌,設計師軟喵最近去台南時,意外發現儘管南台灣依舊帶著些許寒意,但白天總能迎來藍天和白雲。
漫步在充滿懷舊氣息的街道上、穿梭於老宅樓梯間,陽光透過空隙灑落下來照映在葉片上。散落的光影與老磁磚地板相互交織,一股溫暖填滿了軟喵的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