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{{word('consent_desc')}} {{word('read_more')}}
{{setting.description}}
{{ childProduct.title_translations | translateModel }}
{{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(childProduct.child_variation)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ProductName }} x {{ selectedChildProduct.quantity || 1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VariationName }}
草間彌生在我心目中,是一位像宇宙般恆久又浩瀚的藝術家。
台北的北師美術館舉辦草間彌生個展,從去年12月一直展到今年5月,懷著崇敬的心,我也去看了展覽。草間的長壽、以及創作生涯的長青,是古今藝術家皆少有的長度,她的生命歷程從20世紀初一直到21世紀的現在,我們讀過的歷史,都是她的人生。她出生在1929年,父母不睦的童年創傷,也許成了她精神疾患的源頭——她從十歲開始就飽受幻覺之苦,張眼就看到鋪天蓋地的圓點彷彿要將她吞噬。
但令人驚奇的是她的堅毅,即使是小小的草間也決定不要屈從於命運,她發現透過繪畫、創作,那龐大而壓抑的能量才能從體內釋放;於是他開始把圓點、網格從只有她的視線看到的東西,轉移成大家都看得到的東西。那能量之強,好像有個宇宙被壓縮在名為草間彌生的藝術家身體裡,唯有她揮灑創作時,裡面的星球能量才會像流星雨或大爆炸一樣,出現在地球人的眼前。
她的一生以藝術家的身份與時代密密交織,逃離二戰後重建而苦悶的日本、來到當時藝術家的集散地紐約追夢,剛好逢上各種內在解放的嬉皮年代,讓她開始探索「自我」的意義。但即使是紐約,當時的世界對「女性、亞裔」仍不友善,草間的青年時期發展其實也不順利,兩次嘗試自盡未果,最後她回到東京住進療養院至今——也就是說,世人後來看到的眾多草間彌生作品,都是她持續對抗著精神疾患而完成的。
她真正迎來最功成名就、最適合她的時代,已經非常非常晚了,就是社群媒體的時代。她的作品剛好適合社群時代的本質——「複製與病毒式傳播」。每個人的照片、社群分享,不亦是她筆下鋪天蓋地的圓點與網格?不知是她提早洞悉了時代,還是時代終於趕上了草間。
她這長壽的一生、直到今天都在勤奮、多產地創作。無論是閱讀關於她的書(我強烈推薦《無限的網:草間彌生自傳》)、或是參觀她的展覽,沈浸在她多產而豐富的世界中,我總是為她堅毅的生命力而感動。
「想把這一年所有的浪漫,溫柔和愛,都送給冬天。」設計師Peika無意間看到這句溫暖的話語,作為本期桌布的設計靈感,想分享給花粉們。
2024年,你遇到怎樣的挑戰與困境呢?
冬天是個適合沈澱的季節,在一年的尾聲,我們回首過去的機會與成長,也感謝在困境時給予溫暖打氣話語的人們。
過完年後迎來新的開始,Peika期許自己將去年收穫的善意收藏在心底,在他人困頓時,也能為其捎來一絲暖意和力量。開工大吉,一起加油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