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{{word('consent_desc')}} {{word('read_more')}}
{{setting.description}}
{{ childProduct.title_translations | translateModel }}
{{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(childProduct.child_variation)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ProductName }} x {{ selectedChildProduct.quantity || 1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VariationName }}
前陣子看到蔡明亮導演一篇受國際影視媒體 Variety 採訪的文章,談他對電影商業與藝術面的看法,讓我深受啟發。蔡明亮導演是個人風格非常強烈的導演,他的電影裡劇情不是重點,他想表現的往往是一種現象、感受、觀點...,電影裡的角色、音樂、畫面... 都是他的抒情元素,就像他最景仰的法國新浪潮電影導演那般:「每個導演都像寫書一樣拍攝電影。」
這句話讓我對於這些「非主流」導演的創作動機有了清楚的理解。相較於所謂的「主流電影」——顯然就是好萊塢的商業劇情片了——目的在於創造票房,本質是商品,這些非主流導演的創作並非為了服務大眾市場的娛樂與審美,而是像寫書一樣拍出非常具有個人觀點的作品,本質是藝術品,體現創作世界的多元性。
這麼說並不是要比較兩者的優劣,好萊塢電影商業俗氣但賺錢、非主流電影藝術崇高但賠錢;絕非如此,而是兩者出發點與目的本來就不同,甚至連播映的場域都需要是不一樣的,商業電影適合在電影院播放,電影院的本質就是商品通路;而美術館或影展給了非主流電影更寬廣的播映空間,找到不同於抱持院線片期待的觀眾。
「但觀眾對電影的包容度,還需要搭配審美教育,不同於歐洲,台灣近十年才開始發展美術館的影像文化,所以觀眾群對電影的包容度不同。」蔡明亮導演也身體力行推廣美術館裡的電影文化,近年嘗試了許多和美術館的有趣合作,例如 2015 年在《無無眠》展中邀請觀眾一起在夜間美術館裡睡覺、2018 在宜蘭壯圍沙丘園區的展開為期三年的《行者》系列作品展...
他是我最敬佩的藝術家類型,看透藝術與商業的本質,也毅然跟隨自己的心意選擇在藝術道路上修煉。是這樣的藝術家讓創作世界成為多元沃土,讓視野寬廣的觀眾,能跟著他們看到更豐富開闊的藝術世界。
有人說音樂是種語言,是時間的藝術。對設計師澎柑而言,沉浸於音樂的體驗,就如泡泡一般輕盈自由。
悠閒時刻,澎柑喜歡聆聽音樂隨意擺動,任旋律將紛擾隔絕在外,輕輕搖晃身體,感受節奏與音符的變幻。播放柔和的歌曲時,身心也跟著緩和,疲憊得到紓解;輪播至動感舞曲時,憶起 MV 的動作,忍不住賣出舞步,泛起微笑。音樂帶來的療癒,是放鬆,是舒暢,是能讓人笑著享受的快樂。帶著這份心情,澎柑繪製了音樂帶來的《自由自在》。
設計師繪製的泡泡有深有淺,有飽和的形狀,也有澄澈的輪廓。畫面由靜態的圖形構成,卻藉由排列及點狀紋路產生流動感,時靜時動,正如享受音樂的當下,總是無拘無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