撰文:Ama(印花樂共同創辦人暨創意總監)
圖片提供:Hally Chen
和Hally初次相遇的時間大約是2011年,當時印花樂剛從大稻埕第一家小店起步。有天店裡走進一位親切有型的男子說要採訪,對商品讚譽有加,又幫我們窄小凌亂的工作室拍了很多照片。「現在先存著資料,以後可能會用得到。」
當時我們不太能想像他說的以後是什麼時候,只覺得這個人真是慧眼識英雄(笑),後來還和他成了朋友…
他是作家Hally Chen。
多才多藝的他,同時也是設計師、攝影師,在我心目中,甚至是個未世出的社會學家…
若不是社會學家,怎會只為了幫台灣冰果室做記錄,就連續五年南征北討到處吃冰、做田野,最後還出了一本書呢?
2013年,Hally出版《遙遠的冰果室》一書,我們當時靈感大發,幫著做了一條「台灣剉冰」包布巾搭書賣,後來也成了品牌人氣款。
時隔八年,2021換我們要出《冰果室》這系列圖案了,又時逢疫情期間不能出門,這時Hally就慷慨分享了他豐厚的「冰果室」資料庫,讓我們的產品情境大大增色。
既然如此,更不能不邀請這位當代最了解冰果室的男人來聊聊,屬於我們台灣人的冰果室。
Q:哈利是在2013年出版《遙遠的冰果室》這本書的,請問書中的記錄過程歷經多久?一開始就是想要出書的嗎?
Hally:大概是2008年那時開始的拍冰果室的吧,那時受到日本的「喫茶店」文化啟發;「喫茶店」就是他們的老咖啡店嘛,是人們相聚、聊天、日常交流人情的地方,我覺得在台灣的喫茶店,就是「冰果室」。一開始只是單純背著相機為這些冰果室留下影像;我時常在爬梳台灣的相關資料時,發現都只有文字敘述,過往影像的保存在台灣並不多,縱使在人人皆有手機可拍照的時代… 覺得滿可惜的,既然自己喜歡攝影、也喜歡寫作,那時就開始寫部落格。
2010年開始在《双河彎》雜誌上連載了兩年冰果室的文章;2013年,因緣際會和行人文化的總編輯周易正一拍即合,才很快地決定要出書。但坦白說當時面對出書的決定我是滿緊張的,因為「冰果室」畢竟是個很小眾的題目嘛,沒想到後來迴響很大,而且還很受到日本人的喜歡,之後也在日本出版了這本書。
|小涼園/宜蘭頭城|
Q:冰果室在台灣很多地方都有啊,為什麼叫「遙遠的」冰果室?
Hally:遙遠呢,有兩個意思,一個是物理距離上的,一個是時間上的。冰果室這兩年好像才又比較多年輕人開業,但在台北其實也不算多。你要知道,有些冰果室是只有夏天才開啊,我那時為了要到處搜集資料,每年夏天都要趕著抓時間從台北到各地採訪冰果室,那時就覺得滿遠的(笑)。
至於時間,則因為這些店大多都是老店,那種年代感,是心理上的遙遠。
當初還有部分動機,是為了給我周圍那些從他鄉來台北打拼的朋友,想要提醒他們在遙遠的故鄉,這些曾經陪著他們成長的冰果室其實還健在,有空記著回家看看他們;或可以看看我的文章,回味一下老家的冰果室。
|珍果/台北萬華|
Q:Hally有冰果室的必點口味嗎?
Hally:有啊,除了從小吃到大最喜歡的玉米、花生、鳳梨,我還喜歡麥角、小湯圓…也常會點水果盤。然後我要特別推薦萬華「珍果」冰果室的鳳梨汁,滿滿一杯純鳳梨現打。芒果冰用蜂蜜取代糖水是獨門配方,珍果的老闆是挑水果的天才,每天都親自到果菜市場挑水果,去的季節對的話,真的不能錯過這兩款。另外還有西門町的600cc木瓜牛奶,推薦喝二月限定的草莓牛奶!
|左圖:共益冰果室 / 台南新化、右圖:印花樂棉T / 蕃茄切盤|
Q:吃蕃茄你喜歡沾梅粉還是薑糖醬油膏?
Hally:其實我喜歡什麼都不沾耶!但沾這兩種也都很對味啦。我第一次吃蕃茄沾醬油膏是在高雄,南部人不叫蕃茄,用台語叫「柑仔蜜」;而且一定要用本土的黑柿蕃茄來做,蕃茄味才濃。吃蕃茄其實是為了退火,你知道嗎?台灣人不是很愛進補嘛?所以也喜歡這種退火的東西。
|美娜冰果室/台南佳里|
Q:不能出門吃冰的夏天,你的消暑良方是什麼?
Hally:就是冰棒啊!我現在冰箱打開都是冰棒,然後還有氣泡水,我喜歡冰的、有氣泡的東西,而且還很喜歡有色素的氣泡飲料,又冰、又漂亮,喝得最開心!不用在乎那健不健康,喜歡、吃得開心,最重要啊!
|Hally自製維大力漂浮搭「印花樂xHYDY雙層玻璃蛋型杯/切片果果」|
Q:對,所以我看到Hally用我們HYDY聯名蛋型杯做維大力漂浮時,一點都不意外。和我們分享一下這款特調飲料吧!
Hally:我就說我喜歡有顏色的氣泡飲料,所以我們家常年都會有維大力(金色汽水!);只要再加一球冰淇淋就是超開心的漂浮蘇打水了。我以前還會用黑松汽水做,透明的感覺也很漂亮。是說你們這款HYDY杯用來做冰飲真的很適合,不怕杯子流汗啊,不會把水弄得到處都是。現在據說便利商店有進日本的哈密瓜汽水,我打算來做綠色系氣泡飲!
Q:印花樂這次的《冰果室》系列,對Hally來說最有感的圖案是?
那當然是「老派冰果室」圖案啊!那一看就是台灣人最熟悉的冰果室符號,你們選得很好。還有金桔檸檬,那就是比較年輕一點的飲料了,但也很有代表性。不要被舊符號束縛,設計就是要不斷找到新的代表符號。
和Hally採訪的過程非常開心,一方面因為疫情,已許久未和朋友這樣暢談,另一方面當然還是因為Hally說起話來就像他最愛的彩色汽水一樣,總讓人感到樂趣橫生!但在這些五顏六色冰果與汽水底下,其實包含著他對消逝中的日常美好事物所付出的珍惜與關懷,以及近乎社會學家使命似的行動。
萬分慶幸,在這些冰果室離我們如此遙遠的時候,幸好我們還有Hally Chen。
風格人物小檔案:
Hally Chen,出生台北,長年專事唱片美術設計,作品曾入圍「台灣金曲獎」以及「美國IMA獨立音樂獎」,2008年開始為台灣多本雜誌撰寫專欄。熱衷左手做設計執畫筆、右手拿相機寫文章,同時以兩種眼光看待生活日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