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{{word('consent_desc')}} {{word('read_more')}}
{{setting.description}}
{{ childProduct.title_translations | translateModel }}
{{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(childProduct.child_variation)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ProductName }} x {{ selectedChildProduct.quantity || 1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VariationName }}
今天來推薦一本書!《漫步裡的台灣美術史》,這是一本等待許久的書。我從小就是個愛畫畫的孩子,直到後來念了美術系、創了印花樂...,藝術之於我,除了是豐富生命的養份,也是我認識世界的方法之一。
因為所有的藝術,都可說是時代的紀錄。藝術家所留下的作品,不只是個人的創造力展現,更為後人打開一扇又一扇時代的窗,尤其在照相機普及化以前的時代,要能看見異地風土、昔日光景、或僅只是另一個人的視角,都只能透過藝術家的創作。
我從還在美術系唸書時就經常感嘆,台灣人其實不太了解自己的藝術史,學校不太教,也少有相關書籍或影視作品。空白的藝術史記憶,會讓我們以為自己的文化沒有根基,時光走廊的窗外沒有風景。
但幸好藝術蝦創作了這本《漫步裡的台灣美術史》,運用豐富的台美史知識,精選了從日治為始的百年來,對台灣文化有代表性影響力的藝術家們,以富有情感的筆調介紹他們的生平、與這片土地的緣分,以及作品的背後故事。
藝術蝦本人也是當代的優秀藝術家,他與這些前輩藝術家們在書中進行跨時空對話的方式獨樹一格——就是走進他們筆下的台灣風景裡,並一起寫生畫畫,畫下故地的今日樣貌,寫下他自己實際走訪這些場景後的所思所感。
這是書名裡「漫步」二字的由來。看他的畫我都汗顏了... 這畫得比我這個本科生好太多了呀!不甘心,於是決定今年要來多畫一點。(說大話)
在這本書裡我們除了認識更多台灣藝術家、以更有溫度的方式認識台灣歷史,也從藝術蝦的文字與繪畫中體會到文化傳承與致敬的感動。他幫我們推開了時光走廊上那一扇扇的窗,讓我們看見窗外映照進來的光原來五彩斑斕、繽紛燦爛。
你滿意自己現在的模樣嗎?
追尋生命意義的道路上,我們在無數的光影中穿梭,有深烙的字句、破舊的毛衣、最愛的一首歌,和最想念的人,共同形塑出我們此刻的模樣。
頻率共振讓我們在茫茫人海中相遇、嘗試在自己和愛人身上尋找自己的本質,才漸漸發現一切降臨到身旁的,都是宇宙給予你最合適的回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