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{{word('consent_desc')}} {{word('read_more')}}
{{setting.description}}
{{ childProduct.title_translations | translateModel }}
{{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(childProduct.child_variation)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ProductName }} x {{ selectedChildProduct.quantity || 1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VariationName }}
二月到首爾看設計展、順便到處走走;不過若不是因為展覽時間在此時,我應該不會選擇在冬季來到首爾... 身為亞熱帶南國島嶼的居民,冬季的北國動不動就零度以下的環境實在是太嚴峻了。
但偶一為之還是挺新鮮的;至少光是走出機場外,口裡呼出的白煙就讓我感到一陣久違的驚喜——好久沒有經歷冷到口裡能呼出白煙的冬季了啊!記得在小時候的台灣,關於冬天還有這項記憶,和同伴互相比賽誰呼出的白煙最多還是一項孩子間的遊戲,但隨著地球暖化加劇,冬天越來越不冷... 我也很久沒想起這件事了。
「你們很幸運,這禮拜天氣很好,如果是上禮拜就很可怕了...」我們在當地預約的烤肉體驗導遊一邊熟練地翻著肉塊,一邊笑著對我們說。據說上週下雪、下週預計會下雨,只有這禮拜是陽光普照的好天氣,就讓我們遇上了。白天裡到處閃耀著溫暖金光、藍色的空氣冷冽清澈,走在路上的感覺清新而舒爽。
我特別欣賞此時的首爾街頭色彩。其實韓國設計的用色也有屬於他們的獨到之處,這次讓我注意到的是他們冬季的微妙乾燥色調;韓國設計無論建築、產品、家具、平面視覺...都很擅長使用低彩度的自然色調,實際來到當地,就能發現為何他們會有這樣的色彩美學呈現。乾燥的冬季,讓大自然萬物呈現出各種深深淺淺的灰白、金黃、銀綠、淺褐、深棕...;搭配好天氣裡的藍天、暖黃陽光, 生活所見即是色盤。
當我走進他們的傳統韓屋、宮殿,近距離欣賞韓服後,對他們的當代色彩與紋樣、材質運用,又有一番新的體會。韓國的傳統藝術有明顯受到中國與日本影響的遺留,但最終卻仍能融合出韓國自己的樣子,並透過他們強大的流行傳播力,讓大眾能反向從他們的當代設計裡,去理解它們的傳統藝術脈絡。
在北村韓屋村一間雅緻的陶藝店裡,溫柔優雅的店員姊姊贈送我和旅伴一人一片造型小巧可愛的點心;後來我到景福宮才發現,這點心的造型,不正像宮殿的門把圖案嗎?
帶著對設計的推敲與好奇,去體會異地的生活文化,向來能為我增添不少旅行的樂趣。
人情紅、田野綠、天空藍,是鄉下長大的孩子一定不會忘記的顏色。
老街上時常會看到一串串的傳統提袋,鮮明的色彩、純樸的網布編織而成,這是最能夠代表台灣的袋子——茄芷袋。
農夫、路邊的小攤販,阿嬤出門採買時,都掛著相同顏色的袋子,它們承載著濃厚的鄉情,呈現出台灣農村之美,也是我們所屬時代的共同記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