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一起去過台南三次。每次去台南的目的都不盡相同,但現在回頭來看,這三次的台南之旅,都巧妙地漸次啟發了我們對於舊建築靈感的意義追尋…
我們三位創辦人從高中就是好朋友,從學生時期開始就經常一起旅行。
旅行對於創作人而言,是跳脫日常生活、以非日常觀點汲取靈感的重要方式;後來決定要一起做品牌,更有了充分的理由一起去旅行──都是為了尋找靈感嘛!我們總是笑嘻嘻地說得這麼理直氣壯。
初次決定造訪台南,其實也說不上來有什麼特別的原因,只是因為朋友的一句話而開啟了對於這城市的想像:「台南哪,是台灣的古都喔!」
那時我們正在尋找屬於自己的創作元素,嘗試從當代生活與舊時記憶中不斷切片、挖掘適合我們的題材。也許到台南旅行能找到些什麼,於是我們順從直覺地出發了。
當時的我們,是安排行程的門外漢,體驗一個城市的方式反而顯得純粹──我們就是不斷地走,遇見感興趣的東西便停下來;於是我們在巷弄裡遇見做神偶的工廠時停了下來、走在圓環邊遇見一棟看來很有歷史的消防局時停了下來、遇見一整面粉紅色彩繪的斑駁牆面時停了下來、遇見當時已久聞大名的「藍晒圖」時也停了下來…
吸引我們駐足停留的,似乎都是這座城市充滿歲月感的一面。
「歲月感」是一座城市迷人的氣質底蘊,關於第一次的台南印象,便在記憶中勾畫出了「舊城」的輪廓。隱隱約約地,在我們摸索創作元素的意圖裡發酵。
第二次造訪台南,已是兩年後;當時我們剛在台北開了店,可說是正式走上「品牌之路」沒多久,便有幸受到誠品書店邀約前往台南舉辦品牌講座。這是一場全台共舉辦四場的講座,我們選定的題目是談談關於大稻埕這個台北老城區帶給我們的靈感。
台南場次在晚間舉行,於是我們索性提早到達台南,準備來趟半日之旅。第二次來到,對這城市的熟悉感更多添了幾分;再加上旅行經驗更多了,即使只有半日,也能排出一趟堪稱豐富的行程。
這一回,很明顯地發現店變多了,而且有許多店面選在老房子裡開業,對於來自大稻埕的我們而言,真是有說不出的親切感。台南的老房子大多小巧可愛;看得出來舊時的建築工匠們似乎都能得到盡情發揮、屋主似乎也以自家房屋的獨樹一格感到驕傲。於是我們今日看到了許多形狀殊異的手工鍛鐵花窗、色彩與形狀充滿創意的馬賽克磁磚、磨石子地面,或房檐、屋椽的巧手雕琢… 我們貪心地捕捉在台南發現的諸多元素,想像著把它們都變成印花圖案。
豈料當我們越沉迷於追尋台南的老建築元素,對於此趟旅程的真正目的──演講──便越感不安:難道要在這個被老建築包圍的「城市」裡,談論關於一條老「街」給我們的啟發嗎?當下的我們感到迷惑,並帶著幾分內不安完成了我的演講。
只是直到這趟二訪台南之旅結束後許久,我們心中的迷惑卻不見稍減。這一次,是自己給自己出了題目:我們用了這麼多老建築圖案,要表現的究竟是什麼呢?如果無法找到屬於自己的詮釋觀點,我們會比從小到大住在這些老房子裡的人們,更適合做這樣的設計嗎?我們不斷對自己的創作提出質疑。
一開始的確是受到舊時代的建築美感所吸引。那些多變的鐵窗形狀,各式各樣二方連續、四方連續的磁磚拼貼花樣,全都充滿令人驚奇的設計感;從中看到了它們化為現代圖案的可能性。
然而如果僅是對於「視覺表象」的重現,這樣的作品內涵似乎過於薄弱;這裡面應該還有更深層的意義尚待發覺。
在這之後又過了一段時間,我們仍持續創作、卻也不停止追尋答案。老建築元素依舊吸引我們,我們也不斷蒐集著各式各樣的老建築靈感、拆解它們、重新畫成圖案設計──
當作品越累積越多,越貼近老建築的生命故事,才漸漸能夠開始感受,老建築的「形象」背後,所代表的「心意」。
在過去的時代,「房子」的意義便是承載家族對於生活投射的美好想像,每一戶人家要蓋房子,都是盡可能地同中求異、請來最好的工匠、展現自家的榮光…;房子的每一處裝飾,都是為了讓它變得更美、更能反映對生活的期待。
房子,是所有「心意」的聚合之地;這是我從老房子的裝飾裡,讀到的生活價值。因此透過蒐集、挖掘、解構、重組…繼而再現的過程,企圖將這樣的美好價值,重新透過我們所擅長的「布料」呈現出來。
想通了以後,視野突然變得開闊,對於自己的創作不再感到迷惑。
第三次來到台南,這裡仍是個由老建築所構築的城市;台南老屋拆的慢,舊時代的「心意」相對於其他城市,被較完整地保留至今。而近年這些老建築裡頭的店變得更多、人潮也更多了。
突然意識到一個有趣的想法,如今這裡的老建築不只是保留了原始的「心意」,還容納了許多對於新生活的「期待」──每個開在老房子裡的新店面,都是一個「期待」。
而這些美好的期待,會對於台南的舊城面貌產生什麼樣的改變呢?
我們可能每隔一段時間都要再去看看。
——本文同步節錄於印花樂著作《印花樂:手印花布與生活本子》(2014, 自由之丘出版)